首页 > 技术 > 技术文摘 > 三网融合期待新型产业合作 国外模式值得借鉴

三网融合期待新型产业合作 国外模式值得借鉴

2008-09-10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700万次的点击,30余万小时累计播放时长,奥运会手机电视服务的火爆,让大家看到了三网融合的潜力,但是对市场主导权的紧抓不放和各自为政,将使此类融合业务的发展难以为继。
  信息服务精彩纷呈是未来
  奥运史上首次提供了手机电视服务。这一新业务吸引了超过100万人捧场,节目点击次数近700万次,累计播放时长达30余万小时。
  人们以对奥运会的热情投入到手机电视。iResearch咨询根据Nielsen Mobile发布的研究数据发现,在全球手机网民中,有近45%的美国手机电视用户和近31%的英国手机电视用户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移动观众。手机电视在欧美逐渐成为一种主流。
  在中国,手机电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广电总局以全免费模式为其主导的CMMB聚拢人气,更明确表态,“可与地方广电共同进行CMMB运营”。
  除广电派系的直接“晋级”之外,手机设备商也沾到了新产业的“雨露”,目前已有三星、海尔、联想、中兴、天语、爱国者、新科、首信等厂商加入CMMB阵营,加上此前已经嗅到商机的山寨产商,近二、三十款手机已经在市场上出现。
  融合业务所提供的信息服务远不止是手机电视,包括奥运期间提供的无线城市服务,也是三网融合的产物。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庄梓新透露,明确建无线城市的分别是:北京、天津、青岛、武汉、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扬州等城市。
  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依托宽带的数据业务,将在宽带平台上尽情展示,这些内容将是未来通信数据业务发展的关键。因此,三网融合还应继续以内容为王,“高歌猛进”。
  合作才能做大“蛋糕”
  三网融合的进展并不如预期那样好。尽管目前大多人能够看到或是享受到最新的数据服务,但是,这些服务仍建立在各大运营者的“后花园”中。我们看到的风景只是某个花园的一角。
  单就手机电视而言,广电的CMMB就让通信运营商寝食难安。TMMB是手机电视国家标准,但是对于广电而言,CMMB远比TMMB显得更亲近,毕竟是“自家的孩子”。自从2007年广电单方面退出手机电视国家标准评选后,一路跑马圈地之后的CMMB已经明显占优,运营商手中的国家标准TMMB却在逐渐被边缘化。
  另外,诸如电信系一直推动的IPTV在广电系不冷不热的态度下,也只能是不温不火地慢步发展。由于对各自派系的保护意识强烈,对利益“不放弃”,三网融合只能被“抛弃”。三网融合真正实现之日尚不可期。
  在国门之外不远,日本和韩国在融合业务方面走得已经很远。在韩国,提供多媒体直播业务的运营者,除了传统的电信运营商SK电讯和KTF,也有广播电视运营商。韩国通过将DMB数字多媒体广播的接入芯片和移动通信的接入芯片放在一个手机里,实现业务融合。
  在日本,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都与广电部门展开紧密合作,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全国统一制式、统一资源分配、统一开播,市场宣传投入获得了最大效果。目前日本各地已经有数百万手机终端可以直接接收电视节目。2008年日本还放开了对收费内容的一些限制,在鼓励发展用户的同时,也给内容制作集成部门留下了足够的余地,可以进行节目设计、数据服务、互动服务等新业务的试验。
  在合作的前提下,融合服务的市场蛋糕才能越做越大。
  监管怎能“隐居”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从“十五”的提出到“十一五”的推进,三网融合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表示:“三网融合是当代信息革命的拐点,由三网融合开辟的是一个新的天地,一个具有广大市场和商机的新天地。”
  目前对三网融合的推动仍显不足,尤其在监管方面。年初,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试图拆除广电系和电信系之间的藩篱,但是效果尚不明显。
  需知三网融合是信息化战略实现的重要内容,监管应及时跟进。只有在监管上把好关,才能真正推动三网融合发展,毕竟各个行业都是从自身行业或是企业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并不会从国家产业大局考虑。此时,就需要监管来把舵。
  如美国的FCC统一监管电信、广电和互联网;英国则将原来的电信管理局、无线电通信管理局、独立电视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局、播放标准委员会5个监管机构合而为一。目前中国的大部制改革也有这样的趋势,但是广电仍游离之外,使得监管对这一局面无可奈何。
  专家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用“拆庙”的方式消除原来的部门界限,通过组建融合的监管机构来统一管理广电网络和电信网络。

通信信息报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