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技术文摘 > 2002年中国视讯产品采购行为调查

2002年中国视讯产品采购行为调查

2002-11-22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数据源:CCID 2002,11

数据来源:CCID 2002,11



数据来源:CCID 2002,11

  此次调查显示,由于视频会议系统的行业性相对较强,目前用户在了解视频终端会议系统产品时,报刊媒体、Internet、厂商推广活动、厂商电话直邮和行业权威机构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的普及使得更多的用户也选择Internet作为了解信息的重要途径。但对各视频会议系统的厂商而言,由于客户群体相对庞大,分散区域较为广泛,在作好直销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渠道的建设,以更及时和准确地了解到用户采购和招标的信息,同时也能够降低销售成本。

图4 用户了解产品信息的渠道(本题为不定项选择)

数据来源:CCID 2002,11

品牌认知:集中程度明显,VTEL表现较为突出

数据来源:CCID 2002,11

  为深入了解和对比被调查者对不同品牌视频会议终端系统产品的认知程度,本次调查将被调查者对各主要品牌的了解程度划分为五个档次,对不同的档次赋予不同的分值,分别为“非常了解(5分)”、“了解(4分)”、“一般(3分)”、“不了解(2分)”、 “非常不了解(0分)”,同时综合考虑以购买用户拥有的品牌分布,借以比较不同品牌在认知度上的差异。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用户对主要视频会议终端系统产品品牌的了解程度的平均值为2.65,各品牌认知度分值见图6。其中:VTEL品牌的知名度最高,指标值为3.05,超过了“一般”了解水平;其次为VCON品牌,指标值为2.91;POLYCOM的知名度指标值为2.8,处于第三位。除VTEL品牌外,其他主要品牌的知名度还都处于低于“一般”了解水平阶段,反映出产品的市场认知还较低。

图6 重点品牌认知度

数据来源:CCID 2002,11

  各品牌的认知度与其市场销售情况息息相关。例如,VTEL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视频会议厂商,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取得显著的品牌认知度是有其广泛用户基础作为支撑的;POLYCOM虽然从1998年才开始进军中国市场,但在基于IP的视频会议系统的市场争夺中取得较好的成绩;PictureTel已经被POLYCOM收购,品牌认知度也相对较低;而国内品牌中兴、华为刚刚起步,也很难达到较高的认知度。

数据来源:CCID 2002,11

  通过各项指标重要性评价指数的综合比较,可以看到,在视频会议终端系统选型中对用户而言偏向非常重要

  4.5≤Y≤5的指标为视、音频质量。由于视频质量的局限性会损害运动图像的质量,导致视频不自然,同时容易导致用户产生“音频疲劳”。所以用户普遍关注视频音频质量,希望得到尽可能真实的效果。视音频的质量是视频会议终端系统最为根本的要求,这反映用户对产品最为基本的功能质量十分看重。

  用户重要性评价较高4≤Y<4.5的指标主要有:稳定可靠性、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多媒体功能强大、安全性四项。由于视频会议系统提供的是实时视音频交互通讯,系统的任何不稳定都会在图像和声音上表现出来,因此稳定可靠性对视频会议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对强大的多媒体功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再局限于视/音频质量和稳定、可靠性上。在会议中,除图像和声音信号外,用户还希望系统提供共享白板、文件传送和应用程序共享等多种功能。同时通过Netmeeting等软件的预装,使不具备参加多媒体会议的人员,仍然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和接收。特别是开放式PC平台产品,具有更为强大的多媒体数据功能,并为用户不断增长的业务和应用需求提供了极大的升级拓展的空间,解决了封闭平台视讯产品无法随应用需求的发展而升级的重要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视频会议市场的逐渐完善,用户在视讯产品的选购过程中也日益成熟,设备系统的使用、维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用户对于系统使用的安全性以及厂商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要求更高。此次调查表明,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用户首次把厂商与集成商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列入最重要的选购条件之中。

  用户认为重要性一般但偏向重要3.5≤Y<4的指标有供应商的口碑、价格、用户界面友好易用、可拓展升级四项。十项指标中消费者最低的也是评价重要性一般3≤Y<3.5的指标是产品外观。视频会议终端系统界面的友好易用、供应商的口碑等相对视音频质量、稳定可靠性、安全性等指标而言,重要性稍弱,这反映用户对系统的要求趋于实际应用的高效。而价格指标重要性仅排在十项指标测评的第七位,反映用户对于视频会议系统产品的价格敏感度不高,用户在选购产品时,首先看重的是产品功能质量性能。出于这一消费倾向,用户对于产品外观重要性评价也自然偏低。

赛迪网 中国信息化(industry.ccidnet.com)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