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技术文摘 > 手机的另一种颜色--黑莓

手机的另一种颜色--黑莓

2010-06-10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在美国,有这样一批手机用户:他们大多穿着黑、棕色西服,白色或灰色的衬衣,胸前挂着一个标示自己身份的卡牌。他们聊天、倾听,但无论什么样的谈话,总会时不时被一个动作打断:掏出黑莓手机,查看邮件然后回复。
  对于早已习惯了五花八门手机产品的中国用户来说,很难理解黑莓这种手机在美国的流行程度。在美国奥兰多的无线企业大会(Wireless Enterprise Symposium,简称WES)现场,一位连续五届参加WES的美国人举着他的黑莓向记者打趣道,“你看,这是我的魔法棒。” 、“而这儿就是霍克沃兹!”
  在这里,你会发现世界是如此多样,而手机也可以有“另一种颜色”。
  黑莓的独特气质
  早在4年前,人们“掏手机”的动作就已经被某英国媒体调侃成一种病症:黑莓成瘾症。该媒体对它的形容是:“他们会不断检查自己的黑莓手机,就算是在祖母的葬礼上也不例外。”
  IDC最新的报告显示,黑莓在2010年第一季度以1060万台手机的销量,从全球排名第8位直接蹿升到前5名,超过了索尼爱立信和摩托罗拉。而来自WES的数据则表明,目前全球共有4100万名黑莓使用者,仅2010年第一季度就增加了490万名,而黑莓也成为北美第一、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生产商。
  黑莓的用户与销量正在无可争议地快速上升,这也给了黑莓公司联合CEO Mike Lazaridis更大的信心。“我为我们明年将要达到的目标而激动,”他在WES第一天的大会上向着台下数千名听众大声说,“相信我,黑莓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达到1亿用户!”
  显然,听众们是相信的——Lazaridis话音刚落,人们就纷纷拿起自己的黑莓手机,将这句话发向了Facebook和Twitter。坐在《商业价值》记者旁边、来自韩国SK电讯的Tim,甚至还在之后又顺手处理了4封电子邮件。
  无论是黑莓加速的成长数据,还是人们使用黑莓的行为,无疑都在证明一件事,那就是在许多国家,这个QWERTY键盘酷似莓状斑点的手机终端,早已超出了“企业级”的应用领域。
  事实上,你也越来越难以将黑莓框在某一个定义下面。
  9年前,美国“9·11”事件爆发,当议员们无法聚集在一起处理事务时,美国政府给每一位议员发了一台黑莓手机,以方便他们能移动办公,在混乱时“继续自己的业务”。这一事件第一次在公众心中强化了对黑莓的印象——安全、稳定、快捷。
  在那个成长时期,黑莓最初的“超级应用”邮件推送,成为了它以企业级市场为重心,开疆拓土的根本点。这是一个与诺基亚、三星或苹果iPhone都完全不同的拓展路径。
  市场定位的差异,表现在黑莓身上堪称极致。从一开始,你就很难认为这是一种“性感”的手机。从服务器到终端,黑莓强调的是快与稳定,还将这种沉稳的风格融入到终端设计与UI呈现之中。它也许在消费级市场无法带给普通用户购买的冲动和欲望,但却在工作中成为了家庭与办公室都必须存在的重要组件。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还未普及之时,黑莓几乎成为企业移动商务的唯一选择。
  这也使得黑莓并未在之后“音乐手机”或“超薄手机”概念大行其道时,选择看似投用户所好的跟风。即便iPhone以工业设计开始席卷全球,黑莓也一再有所保留。
  这种风格带给黑莓四类重要的财富:一大批完全适用黑莓使用习惯的用户;一个定位明晰、让人印象深刻的品牌;与惠普、IBM、甲骨文等公司越来越深入的企业级合作、最顶级的企业资源;以及让后来者难以复制的企业无线应用市场。
  信息互动方案解决商
  以上这些,仍难解释黑莓在北美对用户所具有的强大黏性来自何处,以及它为何能持续快速成长。尤其是面临iPhone与谷歌的挑战,在诺基亚和微软市场份额不断失守的背景下,黑莓的优势似乎并未被撼动。
  根据Gartner对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份额的调查,2009年,塞班和Windows Mobile的份额分别同比下降了5.5%和3.1%,iPhone OS和Android则分别上升了6.2%、3.4%。RIM系统的份额上升3.3%,达到约20%。
  或许,答案在黑莓的合作伙伴那里可见一斑。
  很少有一家手机厂商能有这样具备活力的合作伙伴系统。在WES 2010上,惠普、IBM、甲骨文、思科交相登场,展示着它们与黑莓的最新合作成果。
  惠普介绍了它的网络移动打印方案,黑莓手机只需要简单的三个步骤,即可找到网络中布局在全球任何地方的惠普打印机,将所需文档打印出来。思科强调在统一通信技术中对黑莓的支持,装载了其为黑莓研发的软件系统,用户即便在飞机上,也能经由黑莓随时与人进行基于WiFi的通话。IBM更为夸张,不仅公司内部为员工配置了3.2万部黑莓手机,还在全球的150个客户里部署出去23万部黑莓手机,IBM为它们提供完全托管的黑莓服务。
  当iPhone和Android在智能手机消费级市场攻城略地时,黑莓与它们似乎并未在一个相同的象限里竞争。黑莓所做的,是通过更多创新的企业级应用服务来不断稳固已有的市场,并以当前的用户厚度为基础,经由用户自身获取信息的习惯,来完成对更多领域的覆盖。当用户必须因为某些服务而选择黑莓时,他们自然会希望在这一个终端上解决更多的问题。
  这种趋势已经有相当多的数据支持。在整个美国的移动用户中,黑莓在MSN、Facebook和Twitter中分别占比11%、22%和23%。
共 2 页:1 2 

《商业价值》杂志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