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网对此次年会进行了全程直播,敬请关注——进入直播页面。
赵慧玲: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跟大家共享一下我们对网络和业务发展的看法,我们觉得未来发展趋势是一个主流的趋势是融合,从整个全球的运营商来看,我们说全球运营商现在都在走向融合,而且融合是既移动、宽带大发展之后的第三次浪潮,而且觉得整个的趋势也是不可阻挡的。我们可以看一下目前国际的主流的运营商,基本上TOP200运营商40个全业务,TOP100是600个全业务,所以可以看到全业务融合是一个显著的特征。
第二说一下发展趋势,融合捆绑使得行业界限日益模糊,这个叫是不同的,互联网的业务,条视频包括TV这样的服务,电信运营商原来提供是网络和传送的服务,随着互联网有线电视移动户网新的业务,新的经营方式,业务内容的扩展,使得实现综合的信息服务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且每个行业这样原来的划分也是日益模糊了。还有一个大的趋势,我是说以内容创造价值的单向模式,向以用户创造价值的交互式转变。原来大家宽带上网浏览一下主要是单向的访问,这种交互式的社会化网络,已经形成了互联网的文化。这列出了国际前十大网站的排名,还有国内前十大网站的排名,这些排在前面的实际上不仅仅是单一的业务内容,而且都是多元化、交互式的扩展。我们都是以原来的能力不断扩展。阿里巴巴做电子商务起家的,可是现在不仅做电子商务,而且推出了商业咨询、论坛、在线支付、搜索引擎、移动商务、即时通信、企业的网站,都是原来基础上扩展。腾讯就是一个即时通信,现在发展众多,不断扩展娱乐、咨询。Google也是,以搜索为核心,不断的拓展邮箱、即时通信、地图、咨询、生活、视频、相册这种原有的能力扩展以来,大家一起来做综合的信息服务,所以这一块也是丰富多彩的。
对于未来网络和业务的发展,我们觉得有四个领域,一个是互联网应用,肯定是移动互联网,然后是视频,当然也有互联网内容,同时还有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等等应用,再有移动和固定融合的发展等等。说到视频,交互式视频和融合视频是大家关注的内容,包括点到点的视频的通信,包括视频的娱乐、视频的监控、视频的会议都会给我们带来宽带的业务的体验。所以宽带业务的发展来讲,更高的业务质量要求大的带宽,用户需求永远是没有什么止境的,基础性网络都是希望在有限资源下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第二特点是全业务宽带接入,保证无缝的覆盖,就是窄带到宽带,有线到无线,无论在哪都可以接入到网络上,这种宽带的无线的、无缝全业务接入也是一个特点。第三宽带的精细化运营,满足差异化的需求,因为确实是大家都上网,但有的客户会对质量要求更高,有的可能是大众化的市场,所以不同的需求应该提供不同能力的或者不同业务的、不同质量的服务。说到宽带,移动互联网也是潜在的非常大的市场,移动的手机能够提供互联网接入,我们列了一下互联网内涵,分为移动互联网和互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分Web方式的,也有开放式的方式,有多种能力和不同的移动互联网经营的业务内容和网站,也是不同类别的。为什么说发展非常快?而且很重要的是深刻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宽带的能力已经延展到了我们的身边,已经是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像苹果的iPod的方式、还有新的阅读方式、社交方式。手机完全可以由客户端,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还有新的社会服务的方式,所以使得互联网内容丰富多彩,生活、工作都离不开。而且互联网走向Web2.0交互式的以内容创造价值的模式向以用户创造价值的模式、社会化的网络转变。大家在Web1.0主要是看看网址,哪个吸引眼球多看两眼,这种浏览的方式。而到了Web2.0,能让社区、交互、协作成为主流特征,使得互联网不仅仅用PC机上,用手机也可以享用到这种丰富多彩的内涵的时候,这样大家相应内涵就不一样了。
讲一个例子,叫网站聚合,就是把东西捣碎,然后吸取你最需要的东西,所以这种网站聚合互联网的业务能力以及技术已经产生了很多新的业务模式。我给了两个例子,第一个网站为用户提供你感兴趣的照片,可以把相关旅途上经典照片集合起来,不同角度的照片可以得到一个地方多种照片,提供这样的服务。再有一个网站利用搜索的能力,为用户提供感兴趣的信息的聚集。比如有一个电影叫《飘》,可以提供感兴趣的演员、音乐、小说,只要和这个有关的任何东西全部聚合在一起提供。就是用互联网这种模式,很快的为圈子的文化,提供丰富多彩的能力,把业务的能力业提供。我们讲到融合和全业务,对现有网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做好全业务,不是很多人说的,在接受层面无缝覆盖就行了,或者有人说我用核心网或者MS做就全业务了。不是那么简单。我们觉得从网络各个层面做好全业务的话,从IT支撑、内容、业务层、网络层、接入传送直到终端,也要提供,网络要是全IP化的,平台是IT化的,业务融合这块,业务平台应该是业务平台互通的,而且是开放的。有更好的SDK工具,有开放的接口,整个网络架构上,应该是扁平化的,有能力互通、做好架构的简洁。在整个承载接入,应该是IP化的,是有线无线无缝覆盖的,管理上是集中的,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有差异化的。特别是对高质量业务,对用户特别要求的好的业务,应该是可管理的,质量能够保障的。
从全业务承载网络,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大家都要在大的传送通道走,应该是高带宽、高质量的,可控制的。承载接入层面上,应该是接入网多样化的,根据业务要求做到可控制可管理的网络。对于核心网络的部署,现在有电路交换的、软交换的。固定上有电路交换有软交换,移动网络也同样有TDM和软交换的,如果有多媒体的业务引入,也可能有MS。在移动互联网业务还需要有分组域。控制层面的话,可能是多元化的,说到MS话题,已经开过了很多的研讨会,已经从前几年的研讨讨论到现在,已经到了比冷静面对的时刻了。MS是国际的标准,而且全球有那么多国际标准组织都在投入资源研究它,把它规范化,所以是很好的标准,集中的解决了基于SIP的业务,我们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但毕竟我们的业务不都是SIP的,各国都在进行MS的实验,包括现场的实验,我们觉得通过运营商实践,有的进行简化和改造,有的是将集中化的能力进行分布式架构的探讨,实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对于MS的技术和业务应用,还是在国际标准组织的大旗下不断完善,如果做的特别复杂,面面俱到,很难找到实际的商用。但是我觉得实现融合是一个长期的目标,涉及因素还是特别多的。融合也不是为了融合而融合,确确实实是应该为消费者带来便利和增加价值,才有意义。所以我觉得MS的技术是在网络控制层面和业务层面提供融合技术的可能性,对于业务还是有价值的,特别是基于SIP的价值它的作用和价值一定取决于市场的需求和业务的趋势,如果未来业务趋势是多数基于SIP的,一定会有市场,成本、可运营性、未来市场中是随着基于SIP业务判断是否发挥它的作用。这种技术也不要夸大作用,也不要说的一钱不值,所以要冷静的分析。
举个例子,融合国外叫统一通信,国外叫UC,国内叫的名字很多,无论怎样说,这个例子来演义融合通信是非常好的。基于通信录的能力,在桌面上可以点击它,进行语音、即时消息、视频通信、会议服务、数据协同,所以绝对是给企业带来提高办公效率的很好的多种通信能力的业务。所以我们看一下它的形态,一个是用PC机的终端,还有可以用手机,大家有了统一的客户端进行语音的、数据的、即时消息的通信。这也是融合通信的例子,大家也比较方便,包括移动办公也都可以做。我们CCSA里已经开始启动了UC标准化工作,包括网络架构、相应的接口等等研究工作,包括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也得到了他们积极的响应,我作为一个例子说明融合通信的发展。不管怎样,我是觉得随着三个主要运营商,都是全业务运营商,得到都会考虑下一代网络特征,充分利用固网特点,积极开拓移动的业务、移动和固定融合的业务、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使得我们融合的通信包括新的业务为我们的客户带来更加便捷、方便的业务,也为用户增加价值。
赛迪网中国信息化(industry.ccid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