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核心网发展扫描
姚春鸽 钟凌江 2007/10/29
对于全球电信运营商而言,转型就是把握滚滚而来的信息化大潮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型以实现全业务运营为目标,其基础则是网络转型。当前,IP化作为网络转型的方向已经在业界达成共识,全球的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普遍以核心网的IP化转型为切入点启动了整体网络的转型。在2007中国国际通信展上,拥有丰富成熟商用经验的软交换系列产品,面向全业务运营不断完善并走向商用的IMS解决方案,都在向我们展现出正在稳步推进的核心网转型之路,全业务运营的美好前景值得我们期待!核心网的IP化转型乃至整个网络的IP化转型,都需要传统电信网络充分理解IP技术的优势、互联网的优势,并将其融合至NGN之中。与此相适应,本届展会各家设备制造商的核心网展示,都突出了IP化的趋势,同时也强调了电信级的特征,体现着融合的特征。
开放性,是NGN需要向互联网学习的重要内容。何宝宏指出,互联网生命力的核心在于开放性。NGN相比传统电信网,开放性前进了一大步,但与互联网相比开放性仍然不够。NGN设计成以运营商为核心的架构,能够实现和提供什么样的业务控制在运营商和少数电信制造商手里;而互联网设计成以用户为核心的架构,业务创新和提供是用户的权利。因此,NGN需要与Web Service结合,增加各自的业务子系统,开放更多的接口,才能满足未来信息通信发展的需求。在运营方面,NGN只有构建共赢的产业链,才能创造出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简单地将业务的创新权交给制造商,把业务的运营权交给运营商。在技术方面,NGN需要提供更大的开放性,更大程度地提供开放接口和平台,从而让更多用户能够参与到NGN的发展和创新中来。
通信标准研究所RT Net实验室主任何宝宏表示,从本届展会来看,基于IMS的产品已经趋于成熟,总的来说可以投入商用。但是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尤其是现有的架构如何跟互联网业务和应用更好地结合起来,还需要业界的共同努力。
NGN的IP化,就是要恰当地利用IP技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何宝宏认为,NGN/IMS的IP化不是全盘IP化,而是选择性地IP化。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互联网人人参与、开放、创新的理念还要坚持,但是要注意不能把人人参与、自由平等等开放理念绝对化。与此同时,NGN/IMS要充分理解和应用IP技术的优点,尤其是无连接特点所产生的优势和价值。电信和互联网的融合不应是在相互指责之中完成,而应该是在相互学习之中完成。
与互联网相比,NGN也拥有支持丰富业务发展的独特优势。何宝宏认为,首先,NGN提供更加有质量保证、更加安全的平台,比互联网平台更适合创新;其次,互联网业务和应用可以移植至NGN中并获得更好的发展。此时,虽然分别通过互联网和NGN提供的服务是一样的,但是用户感受到的服务质量、安全性、方便性、可靠性等内容,NGN要明显优于互联网,更具有可运营的特性。
核心网的未来发展,将凸现泛在性和移动性两大特征。续合元指出,一方面用户将来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接入网络,网络也要具备切换能力,通信的主体不仅仅是人与人,还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等范围,最终通过构建起一个面向用户的无所不在的网络,令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通过该网络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其中,NGN、IMS等将作为核心的处理平台为无所不在的网络提供支持,核心网相应也具有泛在性的特点。另一方面,电信级IP网络等对核心网移动性的要求也更加突出。各种接入手段的丰富意味着用户在不同条件下的通信需求越来越强烈,移动性也随之加强。这就要求网络能够充分保证无缝切换、无缝漫游等,因此移动处理能力的增强也是核心网发展的重要目标。
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