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D系统设计
核心包括以下子系统:WEB服务子系统、认证服务器、CDN调度/下载服务器、流媒体播出服务子系统、DRM认证服务子系统、数据库服务子系统、后备存储NAS系统、内部管理服务子系统等。
1)WEB服务器主要是为用户提供宽带内容网站WEB服务。
2)CDN资源调度服务器是CDN调度的核心,通过该服务器将网络存储设备上的节目分发到各个视频服务器上。
3)视频服务器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提供不同的并发能力,以同时服务本地的宽带用户。
a)内存要求 服务器上需要至少30MB的预留内存,另外视频每Kbit/s流量至少需要12KB的内存。250并发节目流的视频需要的最少内存为:30MB+12KB×250×500Kbit/s=1.53GB,因此需配置2GB,以为将来扩展留出余量。按500Kbit/s流速率播出节目时,每小时节目需要的磁盘存储容量为500Kbit/s×3600秒/8/1000=225MB。在每台视频服务器上,若配置了4×73GB=292GB的磁盘阵列,能存储1300小时的节目。
b)网卡配置 若节目采用MEDIA格式的流媒体传输,传输流速率为28.8Kbit/s到10Mbit/s,当传输流速率在500Kbit/s左右时能提供达到SVCD质量的视频传输效果,并且能方便ADSL客户进行点播。250个500Kbit/s的节目流需占用250×500Kbit/s=125Mbit/s的网络带宽,但在网络传输时,效率一般只有70%左右,因此,需要在视频服务器上配置1块1000M以太网卡。
c)带宽需求 若核心节点采用10台视频服务器,提供10×250=2500个并发节目流的服务能力。按各节目流500Kbit/s计算,核心节点实际进行视频码流输出所需网络带宽为500K×2500=1.25G。
4)DRM认证服务器主要负责对同时在线访问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本系统中,采用数字版权管理(DRM),主要用以对流媒体节目的内容进行保护。在以往,当系统不采用DRM保护时,用户通过各种途径盗用媒体资源链接或下载媒体内容后,便可免费使用媒体内容,或进行再次分发,造成运营商的巨大损失。而采用DRM系统后,DRM打包机器将根据系统的加密算法和密钥对媒体内容进行加密,此后再将媒体内容通过各种载体(如CD-ROM、媒体服务器等)进行发布;当用户得到加密的媒体内容后,必须先到发放节目的供应商的认证中心进行身份认证和缴纳相应的费用,才可得到授权的解密密钥,媒体播放器利用这个解密密钥将媒体内容进行解密后,便可以播放了。
由于DRM对媒体内容的加密可包括静态的文件或动态的节目流,因此,十分便于在各种场合应用,可对在线的视频直播和点播节目进行管理。同时,也可提供加密节目下载,但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解开节目进行观看。
5)数据库服务器用于用户的信息资料存储,并能同时满足用户对数据库的并发访问。
6)NAS网络存储设备解决服务器存储方式下带来的存取等瓶颈问题。它将信息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分开,网络用户可通过网络实现对存储设备的直接存取访问,把存储设备当作标准网络设备,进行直接存取。
在各视频服务器上,配置的SCSI磁盘阵列,按照80/20的比例,将这部分空间用于存储全系统中20%左右的热门节目,而剩下的80%的冷门节目则由网络存储设备存储,只有在需要时,才会被调度到各视频服务器上去。因此,网络存储设备的要求主要是容量大,对I/0输出等则要求不高,主要用于后备节目的存放,并通过CDN调度服务器分发到各个流服务器上。
(2)分发节点设计
在边缘分发节点,提供500个500 K的并发节目流输出,因此,需要两台视频服务器。每台视频服务器提供250个并发节目流,需要250×500K=125Mbit/s的网络带宽资源,至少需要配置2FE。
中国联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