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yeervan@hotmail.com
。。国内大部分企业还不习惯接受咨询,然而只有咨询才能使企业真正建立起CRM的企业文化和流程体系,硬上系统只能错上加错。
CRM产品不成熟
。。国内CRM软件厂商对于业务和行业经验还是缺乏足够的了解,不懂业务就使CRM实施变成了系统安装。
技术应用重点偏移
。。一个管理工程的效果总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不会总是大刀阔斧然后焕然一新,急于求成的实施使很多基础的细节忽略了,造成泡沫。
缺乏业务流程优化
。。当前的CRM市场,的确存在很多现象,而这些现象大多是一些因为不透明的信息或者引导造成的误区,希望能够给更多的企业借鉴。
技术追星族现象
。。很多企业已经在CRM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然而就如同一个IT黑洞,钱砸进去却没有效果,甚至成为摆设和鸡肋,这值得后来的企业深思。
信息孤岛现象
。。在一些诱导因素下,不少企业把CRM看作大力丸,认为只要实施了CRM,企业就马上强大了,壮如牛了,实际上这也是在拿钱买个自欺欺人,可恨的是那些叫卖大力丸的。
速效救心丸现象
。。一些企业基于自身的开发能力和需求,自力更生的研发和部署CRM。这种精神是可嘉的,但是CRM毕竟不仅仅是软件,而且不建立高度,更多的只能是着眼于企业点的功能,而忽略了企业面的战略需求了。 BPR狂热症现象
。。说实施,就不得不说CRM产品。说产品,就不得不说国内外CRM软件的比较,要超越它们,国内的厂商要先学习它们。国外软件的优点:产品成熟,大多基于平台化架构;有大量的成功案例支持;软件分工明确,具有各自的技术的特点;沟通方式与国内的不同;关注与其他产品的集成,一般都有数据集成工具或者接口。
。。国内外的文化背景造成销售、市场、客户服务的不同,CRM是客户文化的体现,企业文化不同必然导致软件应用的不同。国内CRM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在这里,但是国内的经济发展又是遵循国外企业走过的道路,所以国内CRM也需要学习经过国外企业实践过的国外CRM产品。
。。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外Internet的环境不一样,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的不同,对ASP应用模式的接受程度不一样,使国内外CRM产品差别很大。而国外强调的与通讯技术的有机结合,强大的分析功能等使国内CRM产品需要弥补的。
作者供稿 CTI论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