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户端与媒体服务器之间需要建立一个单独的资料信道,从一台服务器送出的每个资料包只能传送给一个客户机,这种传送方式称为单播。每个用户必须分别对媒体服务器发送单独的查询,而媒体服务器必须向每个用户发送所申请的资料包拷贝。这种巨大冗余首先造成服务器沉重的负担,响应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停止播放;管理人员也被迫购买硬件和带宽来保证一定的服务质量。
IP组播技术构建一种具有组播能力的网络,允许路由器一次将资料包复制到多个信道上。采用组播方式,单台服务器能够对几十万台客户机同时发送连续数据流而无延时。媒体服务器只需要发送一个信息包,而不是多个;所有发出请求的客户端共享同一信息包。信息可以发送到任意地址的客户机,减少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包的总量。网络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大为下降。减少了主干网出现拥塞的可能性。
目前的视频产品大多都支持单播和组播两项发送方式。
C/S (Client/Server)结构,即大家熟知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它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
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 WAN, 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 。特别是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架构管理软件更是方便、快捷、高效。C/S和B/S是当今世界开发模式技术架构的两大主流技术。
根据不同情况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平台架构是最为明智的。具体的关于这两个架构之间的差异和优劣可以参考其他网站的介绍。在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服务器:P4 2.8及以上,内存512M以上,SCSI磁盘阵列。
客户端:P3 800及以上,内存128M及以上。
此配置仅供参考,具体配置视实际情况而定。
南远古科技供稿 原文刊登在流媒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