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慎重考虑,院里决定不上VoIP项目了,还是采用传统的PBX交换机通信方案。"不久前,北京一家著名医院的信息中心负责网络的蒋工程师一大早被院长叫到办公室,听到了这个让他失望的消息。
VoIP在传统企业进驻缓慢,除了企业畏惧巨大的前期投资、需求不足外,技术风险和技术之外的应用风险也是致使它们裹足不前的因素。
作为网络系统工程师,蒋工程师的考虑范畴几乎都集中在VoIP的技术成熟度、选择哪种设备、如何与医院业务结合、如何发挥VoIP的最大价值,但医院的管理层考虑更多的却是新技术可能给医院带来的风险:"我们医院本身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门诊的大部分流程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医生、护士已经习惯了利用呼机找人的通信方式。'无线手机'可行吗?目前,我们医院只有两个院区,医生在往返两院的途中,无线信号覆盖不到、联络不到他怎么办?VoIP系统比传统电话系统安全性差,万一出现恶意攻击,造成通信系统崩溃怎么办?要是医生对功能复杂的网络终端产品不太接受,不愿意使用怎么办?要是因此引起全院的不满情绪怎么办?此外,国内还没有应用VoIP的医院,对我们来说,做创新者风险太大。"
这家医院的管理层的这些顾虑即使在专业互联网公司--搜狐看来,也很可以理解。"去年,我们准备上VoIP项目时,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大家要是不能接受IP电话怎么办?而且我们的分支机构不多,长话费用并不算多,找人打手机不就可以了。"王振宇回忆道。
幸好作为IT公司,搜狐的企业文化对新技术有着天然的接受力。当今年搬迁到新办公楼后,员工们对桌上那部IP电话和新的通信系统普遍感到满意。有员工甚至在搜狐的内部论坛上留言:"来到新办公楼,发现吃饭的地方少,但电话很好、功能强大。"如今,搜狐的员工在IP电话上就能查到公司任何一个成员的电话号码,可以将任意一台电话设置成自己的分机号码,还可以开多方电话会议。
任何新技术的引进都会面临阻碍与支持两种态度。尽管近两年,VoIP技术已基本成熟,系统商也开发出了大量的终端模拟网关、IP电话机、软电话系统等终端接入设备,且推出了安全解决方案,但对国内大多数企业来说,VoIP依然是陌生的,是"需要观望的技术"。这很大程度是由于VoIP的技术风险无法掌控,毕竟要求企业用自己的IT设备提供电信级语音服务是有难度的。专业人士指出,从根本而言,企业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就是规避VoIP风险最好的后盾,"尽管 VoIP不如传统电话系统安全性好,但企业如果能够长期保障网络的安全性,VoIP的安全性自然能得到保证。"
目前,国内多数传统企业对VoIP还都抱着观望的态度,但它作为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效率,进而改变商业模式的的功能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
"在我看来,通信技术和数据系统的结合,将是酒店信息化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InterContinental Hotels (洲际酒店)集团北亚区产业科技经理王雷说。他认为,当通信系统与酒店管理系统整合后,酒店将展示给客人一个完美的客户服务中心。"今后,客人只需要拨打我们酒店服务中心的电话即可获得酒店所提供的所有服务,而不再像现在需要分别拨各分管部门的电话才能得到相应的服务。未来,我们会给每个服务员配备一个 IP手机,如果801房的客人需要一条毛巾,服务中心会向楼层服务人员发出短信指示,他按键表明收到指示。当他将毛巾送到客房后,他会按一个键通知服务中心。如果服务员没在规定时间内给客人送去毛巾,系统会给领班或值班经理发出提醒短信,通知他们查明原因、进行监督。此外,服务中心的管理系统会记录和分析每一个客户寻求服务的内容、处理时间,如果系统发现很多客人都在提同一需求,则表明酒店在这方面的服务有欠缺,系统会自动提醒管理者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这将成为一个完整、细化的服务体系。"据说,洲际酒店在美国已经开始尝试这样的应用,如果实验顺利,不久将会引入到中国。
王雷的这番描述让Avaya中国系统工程师总监陈蔚"非常欣慰","目前,国内企业应用VoIP的出发点仍以节省通信费用为主,对其新的附加服务应用很少。"如今,银行、保险、高科技、烟草行业等大型企业是应用VoIP的主力,它们大多分支机构较多、自己建设了呼叫中心,对它们而言,降低通信成本是引进 VoIP的最大理由。而对制造业、服务业、物流运输、医疗等机构,尤其是没有分支机构的中小企业而言,应用VoIP的动力仍较少。王雷的描述大概能帮这些企业的技术决策者开拓一些抉择VoIP的思路,跳出仅是节省花费的窠臼。
AVAYA供稿 原文刊登在IT经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