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IPTV业务提供模式有Internet模式、网络VOD播放模式和内容交换模式。”UT斯达康主任结构师、首席科学家杨景表示,“Internet模式是用户网络集成的IPTV应用,播放、存储、控制全部在用户网络中,大量的ISP/ICP网络播放实时节目和提供节目下载;而在网络VOD播放模式中,播放、存储和控制分布在用户和运营网络中,ICP提供节目源,存储在运营网络中,运营网络按照用户定制的节目完成内容的分发,播放和实时广播;相对与前两种模式,运营商业更需要的是内容交换模式。”他介绍说,在内容交换模式下,运营网络内容交换支持用户对内容的动态和实时汇聚,运营网络提供开放的业务接口,体现了巨大的增值业务能力,而且,运营网络可以支持用户交互环境及其移动性。毫无疑问,NGN能够满足新的IPTV内容交换模式,IPTV也会成为推动NGN发展的驱动力之一。
有什么样的应用需求,就会有相应的网络技术去解决。对于新的IPTV应用而言,其关键技术包括低码率高质量的MPEG-4编解码技术,稳定、高速、先进、可扩展的VDN技术,灵活、开放、易使用的业务平台技术,高带宽、QoS保证的FSAP宽带技术,简单实用且基于OMA标准的DRM技术,基于JSP/Servlet的动态EPG技术,高集成度、价廉物美的STB等,但关键是,在未来什么样的应用会占据主导地位,需要什么样的终端配合。新的应用和终端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IPTV和NGN的未来发展,业界应以从市场需求出发,以前瞻的技术路线、差异化的解决方案理解和发展NGN。专家表示,随着运营商的成熟,技术就只是载体。技术可以试验,但真正要建网时,就需要业务与应用、商业模式以及终端的支持。
实现了智能化、移动化、多媒体化、小型化、个性化的智能终端设备涉及到液晶显示、集成电路等基础技术,还有新出现的计算机、娱乐、通信融合的家庭网络技术。要给用户带来个性化的体验环境,相关技术中的具体标准与协议都将会不断发生变化。在不断的改进中,技术会趋于成熟,这主要表现在集成电路、显示技术的进步及其成本的降低,使终端的绝大多数关键功能可以做在一个便宜的片上系统SOC中;视频编解码技术的进步,使人们不再局限于话音通信,也能实现可视通信;无线接入、宽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得到更高速的接入服务。
终端转型是IPTV和NGN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新终端的市场细分与功能融合并存,但终端的多样性仍将继续。未来终端的趋势是是由计算机、娱乐、通信技术集成的终端,市场上将出现普通终端、商务终端、娱乐终端、时尚终端、行业应用终端等。关键在于分阶段商用,把握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的节奏。未来终端的多样化既是市场的需求,又是技术成熟推动的结果。在市场的需求方面,终端不再只是简单的通信工具,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终端的演进要求产业链的互动,包括IC厂家、终端厂家、电信运营商、渠道商、增值业务商,涉及通信协议标准、业务规范等。
众所周知,在产品销售过程中获得利润最高的产品通常是包含有新技术的新产品。由于目前传统终端产品的技术已经被许多厂家所掌握,受市场竞争的影响,目前虽然终端产品制造商在销售传统通信网络的产品方面所得到的产值最高,但利润率相对却较低。为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终端产品制造商不断在开发新产品方面投入较大的才力和人力。但受技术变化周期的缩短,造成新产品投入大,销售周期缩短,总体利率下降。若设备制造商统一在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上对NGN投入,针对IPTV等新业务规划新的终端产品,则可能会在未来NGN发展中获利。
总之,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从新的通信网络和业务应用方面得到了实惠。同时,需求是无止境的,新的应用需求不断涌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技术的发展。由于目前的网络(包括PSTN、Internet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局限性,目前还没有一种通网络可以以用户完全满意的方式为其提供包括多媒体业务在内的各种新业务。所以,NGN成为了业界期盼的新业务,而IPTV作为建立在全新网络基础上的杀手级应用,也必将为NGN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亮点。
计算机世界网(www.cc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