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技术文摘 > 案例心得——CRM实施的六个不要

案例心得——CRM实施的六个不要

2004-04-05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笔者遇到一些上CRM项目的企业。规模小一些的企业,容易把CRM实施变成"一把手工程",规模稍大些的容易把CRM实施变成"项目负责人工程"。这两者共同的不足是没有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很多员工不清楚未什么要上CRM,上CRM对自己的利益有什么影响,近期自己要如何参与CRM、达到什么目标。
  CRM的实施,可以看作是领导力和执行力锻炼的过程,所以同样需要计划、执行、调整、考评和激励。

  计算机日益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对于操作者来说,计算机的操作也越来越简单。但是一个严肃的CRM软件系统的上线,依然会牵涉许多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对于普通操作者来说,"会WORD,会用浏览器上网、发邮件"只是接受操作培训前的基本要求,并不能意味整个企业只需要这点计算机知识就能实施好CRM。
  CRM软件对绝大多数员工来说,都是个"新事物"。因此加强培训、练习和辅导,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有些企业从选型阶段开始,就追求一个完美的软件系统。实际上,决策学告诉我们,没有最佳的方案,只有较佳的方案。某企业已经建立了供应链管理软件和财务会计管理软件,这两个软件分别来自不同的厂商,后来该企业又要购买第三家厂商的CRM产品。在购买CRM的时候,该企业认为应该立即将三套管理软件集成,发挥整体效益,并提出了初步的集成需求。后来在实施顾问的说服下,三套系统并行一段时间在考虑集成,结果发现当初的集成需求很多是不合理的,幸亏当时没有盲目上马系统集成的二次开发,否则必然出现软件工程的"烂尾楼"。

  对于普通的员工,如销售代表或服务代表,在系统上线的初期,可以要求他们只操作最少的模块(如单位、联系人、任务、机会或服务请求),只输入最必须的字段信息,但要求必须做到,专人定时检查;一段时间后再逐次增加模块、提高要求。实践证明,这样的效果比贪大求快反而要好。对于CRM实施来说,如果您认识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么您的实施会变得更有效,更容易让每一个参与者获得循序渐进的成就感。

广州朗润公司供稿 CTI论坛编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