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技术文摘 > 构建视频通信系统

构建视频通信系统

2003-09-01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我们相信构建适合自身需求的视频通信系统在未来的一两年内,将依托通信行业和IT行业迅猛发展,成为炙热的潮流之一,最终实现人们“视及千里,讯传天下”的理想。
  视频会议系统
  目前,视频会议系统的建立可以依据ITU-T的两大框架建议H.323和H.320来进行。H.320是ITU-T较早期的视频会议标准,该标准完全建立在一系列视频会议专有的技术和标准之上,而H.323标准建立在通用的、开放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基础之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图1 视频会议系统网络结构图

  视频会议系统设计要求在多点视频会议时,每路视频带宽应达到768K。在384K以上的带宽下,系统在CIF格式下可以达到30帧/秒。在512K以上的带宽下,系统可以达到广播级电视的质量。要求有较高质量的可控摄像头,分辨率在500线左右,可以达到较高的图像清晰度。而且系统完全支持数据传输和共享功能,通过软件(如:MS NetMeeting),可以在进行远程会议的同时进行共享数据,将诸如演示文件、图片资料、电子白板等数字化资料传输至各分会议室增加会议的生动性和可信度。根据这些要求,在设计实现系统时整个系统应运行在IP网上,组成星型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架构。其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在远程医疗系统中,对于第一种情况,采用间隔一段时间(例如30秒)传送一幅高清晰度静态图像的方法;第二种情况,传送一段尺寸较小的单色运动图像,经过压缩(30倍左右)之后,可以基本解决带宽受限的问题。同时为了协调网络速度和平衡网络承载量,使数据链路中数据量保持恒定,在传送图像时,针对不同的处理方法采用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在远程医疗系统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远程多媒体信息的实时传输和网上服务的安全性。充分利用业已成熟的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合理地对视频、音频和数据信息进行压缩和恢复处理,从而保证医生和病人之间交互所需的实时性。

赛迪网 中国信息化(industry.ccidnet.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软件视频产品选购指南

下一篇:视频改变商业模式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