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集团化应用成为主流。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管理局面。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以及全球一体化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促使企业向集团化管理模式转变。这些向集团管理模式转变的企业中,一部分是传统的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以前受管理手段的制约,往往人为地划小管理单位,使管理工作在统一性和协调性上有所欠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集团式管理成为可能,这部分企业开始打破部门之间的管理壁垒,寻求统一高效的协同管理模式;另一部分向集团管理模式转变的企业是新兴的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由于自身不断壮大,以前的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新的管理要求,集团式的管理模式是这部分企业管理变革的方向。
国产CRM集团化应用的几大困惑
速度与性能的矛盾
基于Internet的应用框架使传统的二层C/S结构软件数据瓶颈现象非常突出,而基于三层结构理论的中间件技术只被少数几家公司掌握。目前许多CRM软件虽然能支持Internet的应用模式,但由于仍然采用二层C/S结构,当存储或调用的数据量过大时,速度势必会非常慢,无法适应集团化应用海量数据处理的要求。
在线应用与操作便捷的矛盾
日常工作中,CRM常常会作为沟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是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随时携带的办公工具。在线应用的模式要求每次使用CRM系统时,都必须登录Internet,这不仅不利于移动办公,而且会为CRM使用者耗费过多等待网络登录的时间。
业务流程重组与延续的矛盾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CRM系统实施失败有40.74%是由于业务流程重组不利所造成的,另有资料表明,有84.59%的企业担心业务流程重组困难。国产CRM软件由于缺乏必要的客户积累,软件自身所体现的业务流程尚需进一步改善。大中型企业积累的管理经验相对丰富,往往形成了一套比较适用的业务流程。如果CRM软件体现或支持的业务流程自身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又不能支持客户简便实用、行之有效的业务流程,势必会为CRM的实施应用工作带来障碍。
通用性与特殊性的矛盾
通用性和特殊性的矛盾,一直是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非常突出的矛盾,CRM系统也不例外。试图用一个固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去面对不同企业的作法,已经被事实证明不可行。目前许多CRM提供的是一个通用的管理模式,应用框架的局限使其难以适应企业特殊性管理要求。企业的这些特殊性通常又是企业关注的重点,CRM系统对特殊性要求的满足度,常常会影响企业对CRM系统的满意度。根据中国营销传播网公布的调查资料表明,有70.89%的企业担心软件厂商是否有能力提供符合自身应用要求的CRM软件。
授权与控制的矛盾
集团式应用的CRM系统由于应用地域范围广、牵涉部门多,使CRM系统的授权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在许多CRM系统中,对某授权对象的授权太大,往往不便于有效控制;授权太小,又不便于开展工作。
计算机世界网(www.cc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