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技术文摘 > 华为视讯网四大特点

华为视讯网四大特点

2002-05-06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世界正在进入精彩的信息时代,作为通信领域的新骑士,蕴含丰富信息内容的视讯业务正崭露头角,并向传统的话音业务和方兴未艾的数据业务发起挑战。

  将图像、声音和数据信息融为一体,视讯业务对人们的吸引力显而易见。通过视讯业务,人们能够获得直接、快捷、经济的“面对面”实时沟通。对于各行各业,使用视讯业务能够有效提升沟通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当前,视讯业务的需求旺盛,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视讯业务用户群的多元化和视讯内容的多元化,二者相互对应。详细来说,除了传统意义上政府机关对远程行政会议的需要外,为了适应发展需求,各行各业对视讯业务提出了新需求。例如,企事业单位利用视讯进行远程例会和职工培训;金融贸易部门利用视讯进行项目分析和新闻发布;证券部门利用视讯系统开展实时股评等业务;教育行业利用视讯系统开展远程教学;医疗行业则可以进行专家会诊、手术观摩等远程医疗活动。视讯业务内容和需求空前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此外,安全性因素凸现视讯业务提供交流的另一优势。美国9·11事件以后,人们期盼更安全的沟通方式取代劳碌不堪的商业旅行。

  市场调查集团Yankee旗下首席运营官Brian Adamik表示,预期视频会议的需求在今后会成长8-10倍。权威机构估计,2002年中国视讯市场容量将达30~40亿元。


  在我国,传统会议电视业务作为视讯业务的前身,一般由电信部门提供,但是对外服务对象局限于政府部门。在硬件投入上,电信部门需要建设专门的会议电视系统(包括MCU视讯平台、专门的2M电路和会议终端),建设专用的电视会议室。此外,传统的会议电视业务在使用上比较麻烦,电信部门必须配备专门的MCU管理人员和终端操作人员,开会时用户必须到电信专门的会议电视室。对于众多行业用户,会议电视业务的使用可谓是可望而不可及。

  为了解决传统会议电视建网模式与当前人们对视讯强烈需求的矛盾,新型的商用视讯网络建设模式必须具备几个条件:首先,有效降低运营商的建网成本;其次,提供方便的网络管理手段;第三,业务开展灵活,用户使用方便;最后,提供科学合理的运营结算手段。

  基于以上分析,华为公司认为:商用视讯网络必须突破传统会议电视专网的建网思想,具备可运营、可管理和易使用、易结算的特性;商用视讯业务应该是由电信运营商构建视讯交换网络,最终用户购置终端,并利用运营商建设的视讯交换网络实现图像、语音和数据等多种媒体交流的新型通信业务。

  这种商用视讯网络将建网成本合理分派到运营商和最终用户身上,从根本上体现了“双赢”原则。对于运营商,只需要投资建设视讯交换网络,相对以前少了终端和会议室建设量,建网成本大大降低,除了视讯平台使用费,用户接入视讯交换网络需要租用运营商传输线路,为运营商增加了额外的收入来源;对于视讯用户,不需要投资建设视讯平台,只需要购买终端安装在自己的会议室,使用门槛大大降低,而且业务开展方便灵活,就像打电话一样方便。


  华为公司在国内很早进行商业视讯产品研发,进行视讯运营网络建设与推广。目前已与中国电信、中国铁通、联通和网通等多家电信运营商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先后承建郑州电信、武汉电信、北京电信、上海电信、黑龙江联通、中国铁通等商用视讯网络。

  华为的商用视讯网络设计思路突破了传统的企业级设计思想,创造性提出了基于三层网络结构的商用视讯网络解决方案:

  1.运营支撑层:主要由业务管理中心、网管中心、数据库系统和Web Server等组成。通过业务管理中心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业务管理、资源调度和计费结算;网管中心实现统一网络设备管理;数据库系统存储业务运营相关数据;Web Server提供对视讯业务用户的客户化访问接口。


  商用视讯对广电网络的意义


  商用视讯业务对于广电网络具有现实的战略价值。一方面,广电行业一直对经营多媒体业务独有心得,属于我国多媒体事业的泰山,经营视讯业务,契合并加固了广电网络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广电网络在整合资源后,在网络基础方面具备充分实力。但广电网络要想成为电信行业的有力竞争者,还需在网络内容上下功夫。商用视讯业务迎合了这种需要,它可以将广电网络的几近半数的闲置传输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形成良好的效益。

  公众视讯业务的开展,能够从两方面为广电网络带来收益。首先,由于视讯设备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视讯业务已经能够为几乎所有的传输网络承载。广电网络拥有富裕的SDH、DDN和IP网络,这些都可以成为视讯业务承载网。通过在这些网络上建设视讯交换平台和运营支撑系统,就能够形成广电自己的视讯运营网络,一方面,可以为拥有视讯终端的用户提供视讯服务,通过收取视讯平台使用费获得收入;另一方面,在为用户提供接入的同时,广电传输资源得到更加丰富的利用,线路租用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收入来源。

  利用公众视讯这一新型业务,广电网络或许能够发掘到进入赢利颇丰的电信市场的终南捷径。

中国计算机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CRM实施风险分析

下一篇:数据集市不可行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