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NGN

利用V5接口从网络边缘向NGN演进

2003/07/23

软交换进展缓慢

  应该说,软交换的设计初衷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美好的前景,然而软交换产品的部署却进展缓慢。在中国,软交换网络全部是试验网,没有一个商业网,概括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1、网络资源现状是当前软交换系统部署迟缓的主要原因

  虽然从理论上讲,软交换的性价比要比程控交换机高,但在现有交换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去重复建设软交换无疑是一种浪费。在带宽资源现状下,基于统计复用的VoIP技术节省通话成本的优势很难再吸引运营商,这也是为什么现有的“IP电话”仅仅只是每分钟三毛钱长话的代名词。打破垄断、建立有效竞争环境,重点在于低成本地建设接入网,然而软交换通常采用的NNI接口,并不能快速、有效地实现这一市场目标。

  客观来说,软交换系统是一个技术推动型产品,而不是需求推动型的产品,这是软交换系统部署迟缓的主要原因。

2、软交换的系统成本居高不下

  究其原因,软交换里面实现了大多数交换机的功能,软件功能的复杂意味着成本的上升。而运营商是否愿意为这些他们已经拥有的资源重复付费呢?

  另外,通常情况下,软交换机只实现了基本的交换功能,而不具备更多的业务提供能力,单独并不能够实现PSTN端局交换机所支持的全部业务,要做到和PSTN交换机的功能相当,还需要其它的设备配合,这些附加设备又抬高了整个软交换系统的设备造价。

3、新业务成熟度欠缺,尚在演示阶段

  虽然软交换系统提供的API,从理论上讲,具有快速的业务生成、配置和汇接能力,然而这些业务API,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PARLY ,并不成熟,并不像SIP/MGCP/H323等控制信令或者RTP/RTCP等媒体传输控制协议这样成熟和标准。

  API的不成熟,意味着在某个软交换产品生成的业务,也只能适用于特定的软交换机,设备的无关性,业务的互通性、汇接性差。因此,并没有将开发新业务和应用产业化,形成一条良性的产业链。另外,而厂商开发的屈指可数的新业务,也由于大多属于演示的范畴,并没有太多实际的价值。

4、老业务的兼容性对业务的接受程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NNI接口,使得既有业务访问不便,需要做大量配置,一些智能业务甚至通过软交换机不能访问。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存在问题,用户需要接受复杂的拨号计划,需要改变拿起电话就拨打电话号码的传统习惯,有些细节的改变将对业务的接受程度产生重要的影响,黑猩猩和人的DNA只相差不到1%。

5、软交换网络和PSTN的不对等地位与理论设计相差甚远,演变过程是逐步渐次的

  麦卡啡定律告诉我们,网络的价值和用户的平方成正比,软交换网络不可能单独成网,必须要和PSTN互联互通,以利用PSTN的用户数来提升本网络的价值。在面对着尽管技术落后,但用户数目巨大的PSTN网络时,软交换网络怎么看都处于一个从属位置,属于PSTN网络的一个接入网。随着软交换网络的用户数目增多,逐步演变成为两个对等的网络,最后,PSTN网络成为软交换网络的接入网络。

  这种演变过程和ARPA NET和NSF NET的关系演变类似。然而要想从接入网变为对等的两个网络,必须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现阶段,尽管许多人不愿意承认,软交换在网络中的应用地位就是:PSTN网络的一个接入网。

  综上所述,使用NNI接口,重新实现PSTN交换机的绝大多数功能,缺乏业务快速生成、配置、汇接机制,以较高的成本不能快速满足市场对接入的需求,是当前软交换系统这种技术推动型产品和功能形态的主要弊端。

利用V5接口实现分组化

  要改变软交换系统不适合目前网络现状和运营商实际需求的问题,需要对软交换系统的功能进行重构。此时PSTN和分组网络之间的接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常见的UNI接口包括:PRA和V5。由于PRA在容量、性能、容错等方面较差,因此考虑使用V5接口。

  结合终端的不同设备形态和IP网络所引入的新特性,本方案可以开展丰富的业务,例如城域/广域CENTREX 等,并在多种场景下应用。

1、高起点的发展

  通过将宽带城域网和PSTN网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运营商在内部,可以合理布置组织结构、降低管理和生产成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资本性开支,提升投资回报率。

  由于采用标准化的VOIP技术,相对于PSTN网络来讲,具有技术领先的特点,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可以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将TG变更为媒体网关和信令网关,平滑地向下一代网络演进,使得现有投资可以长期使用,演进的过程对最终用户是透明的,用户和业务不会受到影响。

2、高起点的竞争

  网络独立:利用自身现有的宽带城域网和接入网实现窄带接入,将使渗透方不再依赖被渗透方的网络,可以独自开展本地业务、长途业务和智能业务,并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业务丰富:在基础话音业务方面,具有许多PSTN所不能实现的业务和业务特性;除话音业务外,使用不同能力的终端设备,还可开展及时短信、多媒体通信等差异化增值业务,提高差异化竞争能力。

  部署灵活:终端设备的种类和产品形态丰富,有几百甚至上千端口的AG设备,也有单端口的IAD设备,可以随用户的规模来部署和建设,投资和网络规模呈线性增长,初使投资的门槛比较低。

  快速抢点:组网简单、建设周期、建设成本有效降低可以使运营商迅速开展业务,并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出现,不断推出新的业务。

3、方案缺陷

  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QoS、地址规划。

  实时媒体和数据对网络QoS要求不同,实时媒体流主要关注时延、抖动,而不太关心丢包。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在IP网络上,目前还很难做到整网QoS,因此,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在目前的现状下,我们可以通过对二层和三层报文进行分类的方法,来提供DiffServ ,以提供一定QoS保证。在目前骨干网络已经有许多是基于MPLS,且带宽已经不再是瓶颈的情况下,IP网络上传送话音已经接近PSTN的质量,城域网上的话音的MOS分数可以达到4.0左右。

  由于IP地址短缺,地址规划的工作变得比较困难,当大量部署需要固定IP地址的终端设备时,有时甚至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IPV6大量部署前,采取的策略有两种:1、部署专用的VOIP网络,然而这种方式缺乏持续发展能力,缺乏将INTERNET上的资源和业务紧密结合的能力,有些业务甚至不能够开展。2、和现有PC上网的策略类似,将终端设备放置在NAT构成的私网后面,但TG仍然部署在公网上,使用NAT设备作地址收敛节省IP地址,然而该设备在降低了对IP地址需求压力和便于地址规划的同时,阻碍了业务的端到端连接,可以考虑的措施是在增加一些媒体中继设备,完成公网与私网的映射。

  现有的网络处理器技术可以使一个网元,在时延很低的情况下,支持几万路到几十万路的并发话音流。这种方案还可以解决目前网络中已经广泛部署的NAT设备的业务穿透问题,因此,在IPV6广泛部署以前,是解决地址规划问题的一个较好选择。

可持续性发展和未来展望

  利用了一些标准技术对软交换体系的功能进行了重构,逐步向下一代网络演进。具体演进策略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接入分组化阶段

  TG通过V5接口连接PSTN和宽带城域网,利用宽带城域网实现窄带接入功能,开展基础话音业务,发展话音用户。

  该阶段,分组话音不会对原有IP网络和PSTN网络产生任何影响,业务的使用方式和PSTN的使用方式完全一致,并可以利用IP网络的特性,提供诸如:城域/广域CENTREX ,固话号码漫游、亲情号码等PSTN网络不易实现的业务。

本地交换分组化阶段

  在TG中增加简单的交换功能,本地交换由TG来完成,长途交换仍然由PSTN来完成。

  当IP网络上的话音用户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在TG中增加交换功能,可以提高交换的效率。同时可以在路由中增加到其它TG的路由,使得同城的IP网络内部可以进行话务的交换和传输,逐步将以部分业务流量从PSTN网络中分流出来。

  在IP网络上,增加标准的网元设备,例如:会议桥、流媒体设备,可以提供电视/电话会议,IP CALL CENTREX 等企业业务。

对等网络阶段

  使用NNI接口和PSTN网络相连,将控制和交换功能从TG中移到通用服务器中。进入软交换的实质性部署阶段。

  该阶段,TG蜕变成为媒体网关或者信令网关,交换由软交换来完成,长途交换依赖于网络结构,可以由软交换网络实现,也可以由PSTN网络实现。

  在继续开展好企业业务的同时,利用软交换体系的开放API,逐步建立开放的业务体系,提高业务生成、配置和汇接能力。

核心网阶段

  PSTN网络退化成为以IP网络为核心的接入网络。

  网络的融合、业务的融合,IP网络作为骨干网络,拥有了完整的业务层、控制层、承载和接入层,所有的交换和业务流的传输基本都由IP网络实现,PSTN网络成为核心网络的接入网络。

  通过V5接口,利用IP网络来实现窄带接入的功能,对于打破垄断,创造有效的竞争环境,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激活沉淀资产,提高运营商的运营和管理水平、降低电信业务的社会服务成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IP的特性,基于分组的话音的业务特性比PSTN更有优势、也更有竞争力,使运营商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参与竞争;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将需求与市场相结合,渐次向NGN演进的能力,使得运营商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

赛迪网 中国信息化(industry.ccidnet.com)


相关链接:
联通对下一代网络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2003-07-21
软交换网络价值探讨 2003-07-21
软交换媒体网关与网络演进重要基础 2003-07-15
IONE综合接入网平滑演进NGN 2003-07-15
QoS、IPv6、软交换和VoIP大错特错? 2003-07-09

分类信息:     文摘   技术_NGN及软交换_新闻   技术_NGN及软交换_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