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
无线VOIP前程无限 | |
IP标准亟待关注 |
5月17日上午,在2000年中国IP语音网络研讨会“下一代IP网络结构”讨论会上,思科公司王澄锟、Clarent公司木宗正、ECI公司Vadim Sheinin、佳网公司沈劲和Nuera公司Glen Gerhard五位专家就VoIP网络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王澄锟:VoIP技术最近在全球范围内都获得了高速的发展,它不仅把分组化技术引入了话音通信领域,而且还可以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增值性服务。当然,传统的公用电话网络还会与VoIP网络长期共存。VoIP网络在发展中面临可靠性和服务质量等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都会得以解决。VoIP应用的发展还必须解决网络互联问题。这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IP电话网与公用电话网互联问题;另一个是不同的VoIP厂家设备之间的互联。
木宗正: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电信公司需要适应新的挑战。要把网络体系从传统的电路交换模式转向集成数据通信和话音通信的新的体系上,同时要将电信服务和内部结构提高到一个有竞争力的水平。
Vadim Sheinin:目前业界对VoIP技术的潜力已经不再争论,大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VoIP网络很重要的一点是信令问题,它应该能够提供比公用电话网络更好的服务而不是平行的服务。
沈劲:通信的价值在于网络。网络要解决好覆盖、低价和服务等诸多问题。VoIP技术可以提供相对低廉的话音通信服务,但更为重要的是增值服务的价值。这要求系统应该是开放式、模块化的结构。当然,有服务就要保证质量,目前公众对IP电话质量的认识正在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好转。
Glen Gerhard:在新的时期,基于IP的交换技术仍然会继续发展,在业务的智能化、网络的互操作性、服务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中国应该建设有自身特色的VoIP结构,并能够与全球VoIP网络实现集成。
五位专家对VoIP的技术进步和网络构建都发表了真知灼见,使我们对VoIP的本质和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现在,VoIP技术正逐步向纵深发展,很多电信公司和机构已经开始在互联互通、电信级的服务质量、增值服务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更为重要的是,VoIP技术的应用,在话音业务层面上引入了分组化的概念,这一思路将会逐步得到深化和延展,进而带动起信息网络构建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在5月16日下午的VoIP研讨会上,记者主持了“市场展望”分会场演讲。来自Concert公司、Franklin电信公司、美国硅谷奥迪坚通讯公司的三位专家就VoIP的市场发展及其对电信业的影响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其中Concert公司和奥迪坚通讯公司的专家一致认为:IP技术正在引发全球电信业一场新的革命。
钟程芸(Concert公司全球网讯交易所行政总监):IP技术在不断地改变电信业。随着通信容量呈指数增长,通信带宽也在不断增长。IP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传统电信运营商纷纷进行重新组合,以应对IP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很多新兴电信公司进入市场,开发新的业务。它们有的在建设基于IP技术的光纤网络,有的则购买或租用其它公司的带宽,为用户提供业务。
胡智博(美国硅谷奥迪坚通讯系统有限公司):网络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音网络,第二阶段是在语音网络上传输数据信号,第三阶段是语音网络和数据网络分离,从2000年以后,将是在数据网络上传输语音信号。IP作为一种优越的通信传输手段,它的出现和发展正改变着电信和网络产业,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引发全球范围Internet通信热潮,导致全球电信业重组,提高了带宽利用率,提供了多媒体通信,催生了基于网站的电子商务,与无线通信日益结合。但是,任何转变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因此,电子电路和数据包将共存一段时间。
主持人评点
IP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电信业的巨大影响和冲击已成为业界共识,这一点我们从两位专家的演讲中可以明显看出。那么,在IP技术的影响下,通信网络将走向何方?两位专家一致认为,电路交换网络向包交换网络发展是通信网络未来的趋势。近年来,一方面,传统电信设备制造商针对这一技术趋势纷纷通过兼并和收购,进入数据通信领域;另一方面,电信市场新的要素正在出现,这就是众多的新兴电信公司。它们或铺设基于IP的光纤网络,或租用通信公司的带宽,它们的出现使电信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为此,各国的主体通信网也相继调整发展战略,重新定位自身,向新型的信息服务商靠拢。随着数据通信流量的增长,语音信息流量将从主流地位而转为从属地位。未来网络的主体应是包交换网络,语音电话业务纳入数据网将大大减少运行费用。从长远来看,分组语音将会取代电路交换的语音,从这个意义上来看,IP电话代表电话发展的一种趋势。
在5月16日下午的VoIP研讨会上,记者主持了“解决方案”分会场的研讨,Clarent公司、3Com公司和ATC Teleports公司三位专家分别介绍了VoIP技术的最新趋势和解决方案。他们的演讲表明:IP技术与无线技术的结合正在成为新热点。
郝庆英(3Com亚洲公司高级产品市场经理):当前,无线因特网的接入成为新趋势。无线通信的市场走向表明,所有的下一代无线标准都已集中于IP,第三代标准将实现通过IP来传送话音。目前,通过IP实现无线话音通信的网络结构是一个混合的网络,用户话音可以通过直接的中继接入PSTN实现通话,也可以通过IP网络接入PSTN实现VoIP方式通话。未来,无线数据和无线话音通信将基于IP融合起来。
Tomas Vagoun(ATC TelePorts公司商业开发部门经理):卫星因特网应用领域近来十分活跃,由于卫星传输技术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和更广阔的地理覆盖特性,因此利用卫星通信实现VoIP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卫星实现VoIP可以提供广播式的服务,而这是目前因特网主要提供点对点服务方式所不能提供的。
木宗正(Clarent公司工程副总裁):因特网数据与话音的整合需要一种综合的能够适应多种IP接入方式的接入平台,为此Clarent公司提出了支持任何宽带媒介的本地接入技术,它能够适应xDSL、无线本地环路等多种接入方式,从而提供整合数据与话音的服务。
主持人评点
在本场研讨会中,无线IP话音技术成为专家关注的焦点,这表明当前最热的两项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IP技术的融合,已经成为通信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移动通信目前正处在从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的进程中,多种过渡代的技术都以提供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为中心,这为移动IP数据乃至话音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而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将逐步实现核心网络的全IP化,这将导致无线数据和话音业务的真正融合。在无线通信的另一个领域──卫星通信也在积极与IP技术融合。目前,卫星IP接入技术已在国际市场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它的带宽稳定性、地理覆盖特性、广播特性等都具有独特的优势,而通过卫星实现VoIP也被认为具有较好的前景。随着无线通信用户的急剧膨胀,无线IP应用将开发出极大的市场,无线VoIP也将在市场和技术的双向驱动下,逐渐普及并最终全面实现。
5月17日下午,本报记者主持了“IP电话标准”的分会场演讲。来自Clarent公司、AudioCode公司和Tellabs公司的三位资深专家就IP电话的标准问题发表了看法。
吴梦鸿(Clarent公司资深副总裁):IP电话是一个技术而不是一个业务,降低电话费并不是IP电话的最终目标。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在于带宽、优质服务、市场占有率,而不是在于技术领先,当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综合方案能够满足前面所提要求时,IP电话相关技术才能得到广泛采用。目前,电信运营商在新业务领域受到基于纯IP基础的新运营商的冲击,此时电信运营商需要规划建立综合性网络以提供新的业务,其中业务联盟、统一账单和大业务量将是关键。信息产业部已经明确要求所有IP电话供货商在今年6月底以前全面实现互联互通,Clarent公司作为当前中国电信和吉通的IP电话供货商,承诺将全面遵循中国IP电话标准,并为此积极贡献自己的技术。
林博文(AudioCode公司亚太区总裁):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将语音和传真的传输由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转向新的VoIP网络,因此用于IP网络的网关设备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当业界其它领域还在就采用关键标准探索时,基于运营商级的IP网关就已经享受到了两个新兴的标准化的总线结构:微型PCI和H.110。它们将一起发展共存于市场,甚至可以在同一个系统中配合使用。但是金无足赤,这些总线给电信系统设计人员提出的问题是需要了解每个标准的优势、弱势以及在技术和市场上的发展方向。
Jerry Skene(Tellabs公司国际标准总监):在任何通信网中,语音质量都是极端重要的因素。ITU正在为VoIP进行几个领域的标准制订,包括信令、编码、语音质量和网关功能。
主持人评点
三位专家分别介绍了当前制订IP标准的必要性和相关进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伴随着IP化向传统电信网的纵深进一步推进,IP标准的制订已是迫在眉睫。考虑到当前国内IP网络的建设正如火如荼,IP标准的制订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其过程中,利用厂家的先进技术,取长补短,实现产业与标准的良性互动才是关键。
摘自《人民邮电报》2000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