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SMS and MMS  短信平台产品

中国银联:设防手机短信等银行卡欺诈活动

曹增光 2007/01/31

  每到消费旺季,骗子们蠢蠢欲动。每年的元旦、春节前后都是短信陷阱、诈骗的高发期,1月24日,中国银联上海总部在启动“新春境外发现之旅”活动上提示,在消费旺季,持卡人应特别注意防范通过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和ATM等进行的银行卡欺诈活动。

  打击与提倡双管齐下

  一位姓王的手机用户向记者抱怨,过去受短信陷阱的欺骗,现在频繁接到的垃圾广告短信更让人闹心,一天甚至能接到十几条。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节假日期间加强对垃圾短信的过滤和监管,短信流量每小时超过200条即被判断为垃圾短信,用户在节假日发送短信流量每小时超过500条,系统就会限制客户的短信发送功能。此外,信产部也向SP发出警告:SP如果在今年两节期间向用户设置消费陷阱,将可能面临严厉处罚。

  业内人士透露,2007年短信陷阱又出现新伎俩:比如谎称退税短信、恐吓短信、话费返还短信、祝福短信等。

  为应对短信陷阱,信产部、中国移动等都采取了切实措施。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移动将加大打击力度,提醒用户提高防范意识,同时将通过倡导公益短信的方式,减少用户对垃圾短信、陷阱问题的诟病。2007年开端,中央文明办联手中国移动开展“公益短信大赛”,初衷就是要激浊扬清,从另一个角度改变短信在社会中的不良形象。

  公益短信能否唱主角?

  垃圾短信已经成为公害。据数据统计,我国手机用户平均每周收到8.29条垃圾短信,以商品广告、服务类短信居多。治理垃圾短信,杜绝消费陷阱,应属运营商的企业责任范畴。“除了堵之外,绿色公益短信疏导策略也是可取的。”有专家建言。有数据显示,今年元旦期间北京移动1553万手机用户4天内就发送出4.5亿条祝福短信,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1.7亿条。祝福短信在为运营商带来真金白银收入的同时,也需要运营商站出来,在公益短信方面有所作为。由中央文明办和中国移动举办的“公益短信大赛”迈出了第一步。

  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月18日,在过去的一月里,中国移动用户在公益短信活动中共有64.17万条作品上传,148.11万次种子短信下载,640.53万次种子短信转发,三者总计超过850万次。目前活动时间进度不到50%,而1000万的任务指标完成进度已经超过了80%。中央文明办方面透露,目前应征短信中,以祝福和感恩类短信为主,大约占据了60%-65%;其次是爱心短信,占20%;宣扬环保、节约和教育公益的短信也不少,大约有10%左右;哲理类、幽默类、情感类短信大约有5%-10%。

  不过,公益短信也只能对改善短信消费环境起到推动作用,无法去除短信陷阱的病根。2月1日,中国移动新版入网协议将生效,北京移动宣布,用户陷入移动SP的短信陷阱,并因此产生信息费,将给予双倍赔偿。信产部也表示,2007年SP短信统一接入代码“106+特服号”将实施,避免一个SP多个接入号码的监管弊端。

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链接:
上海移动计划年内推出手机买电子火车票业务 2007-01-31
新浪短信网址98888114创造了经济神话 2007-01-31
信产部点名增值业务违规行为 5家SP上黑名单 2007-01-31
关于《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使用证书》的通知 2007-01-31
深圳移动公司移动总机业务正式商用 2007-01-30

分类信息:  移动增值_与_移动  移动增值_与_银行  移动增值_与_sms技术  移动_与_银行
           移动_与_sms技术  银行_与_sms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