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应用>>>电信     [相关厂商信息]

增值电信服务全面开放 外资会涉水多深?

2004/02/10

  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的第三个年头。按照入世承诺,在电信领域,今年将全面取消增值电信服务的地域限制,全面对外资开放。可以预见,今年将会有更多的“狼”接踵而来,但不会出现外资大规模涌入的景象,即使是已经进入我国电信市场的国外电信运营商也不会轻举妄动,更多的是试探与观望。

  国人尤其是电信业界自酝酿加入WTO之时就开始惊呼的“狼”,在2004年一开春就如期而至。据报道,已经有多家国外运营商将业务触角悄然探到了中国电信市场。

  1月12日,日本电信在华第一家全资子公司正式成立。
  2月6日,联通与韩国SK电讯的合资公司正式获得信产部的批准。
  再加上在2000年成立的上海信天通信有限公司。
  ……

  面对即将到来的“群狼进犯”电信市场局面,人们不禁会关心“外资今年在中国电信业市场上会有哪些动作,究竟会涉水几尺?”

  按照入世承诺,在电信领域,今年将全面取消增值电信服务的地域限制,全面对外资开放。再加上中国电信业市场所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和诱人的市场空间,吸引着国际各大电信巨头进军中国。

  2004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的第三个年头。按照入世承诺,在电信领域,今年将全面取消增值电信服务的地域限制;移动语音和数据业务的开放范围也将扩展到14个城市,外资在合资公司中所占股份也可以达到35%;国内国际语音业务也开始在京沪穗对外资松动,外资可占合资公司股份比例为25%。众所周知,电信网络具有全程全网特性及规模效应,电信业务没有规模效应很难生存和发展。今年中国的电信领域对外开放程度,尤其是增值电信服务的全面开放,为外资在中国市场形成规模经营,进军全国市场排除了政策上的障碍。

  同时,我国电信市场确实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而且近年来的高速发展状态,吸引着国际各大电信巨头进军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我国真正起步到今天不过八九年的时间,就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一。互联网市场,短短五六年时间就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更重要的是,我国电信市场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固定电话用户总数虽说已达到2.63亿多,但全国普及率只有21.2%;移动电话用户数超固话达到近2.69亿,但普及率也仅为20.9%。再拿网民来说,截至2003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7950万,全国普及率尚不足7%。由此可见,中国电信业市场的潜力是多么巨大。据信息产业部通信政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周光斌介绍,在北欧,一些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了80%,他认为,随着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中国的市场潜力还有待挖掘,外资盈利的空间很大。

  此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投资市场,许多国外的企业纷纷来华开展业务,拓展中国市场,这也吸引了相应国家的电信运营商来华为本国的企业提供电信服务。正如日本电信在华第一家全资子公司杰梯系统集成上海有限公司司北京事务所人士所言,“目前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客户都将业务延伸到了中国市场,为了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日本电信来到中国便特别迫切。”

  虽说增值电信服务全面对外开放,但在今年不会出现外资大规模涌入的景象,即使是已经进入我国电信市场的国外电信运营商也不会轻举妄动,更多的是试探与观望。

  首先,外资对中国的政策还存有顾虑。

  电信业专家周光斌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外资仍然对中国电信业的法律、政策和市场竞争格局持观望态度。他说:“现在外资进入的政策在原则上有了,但具体操作层面的细则少,透明度还不够,公示制度、听证会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也是外资观望的一个原因。”

  “中国目前有六家基础电信运营商,但是外资认为竞争还不够充分,3G牌照发放后,市场格局的走向如何,也会影响外资在中国的战略”,周光斌分析。

  此外,随着世贸新一轮谈判的进行,各国提出新的要价和出价,电信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集中在:市场准入、许可证制度、业务划分和取消最惠国豁免制度几方面,有的外资仍在等待市场准入门槛、许可证制度和外资比例方面可能发生的变化。

  其次,外资对中国电信市场环境不熟悉,不敢贸然大举进入,即使是已经进入的外资,也不会轻举妄动。

  德国电信某电信分析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即使根据入世承诺,国外电信运营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入基础电信业务运营领域,但是它们真正进入业务经营的可能性会非常小。因为这些外来者对复杂的中国电信运营环境缺乏深刻理解,大规模直接经营的投资风险会相当大。

  当前的事实证明了德国电信某电信分析的判断。据杰梯系统集成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本田浩二透露,日本电信目前并没有比较远期和系统的在华业务规划,当下的工作思路主要是承续现有日本企业客户需求,为其提供网络解决方案、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第三,中国的增值业务市场并没有大规模启动,许多增值业务市场还没有形成。

  与基础电信服务相比,增值电信服务在政策方面具有市场准入门槛低、市场价格自由度大、管理限制少等优势。更重要的是,这一领域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业务增长迅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增值业务被认为是外资电信运营商的投资重点。有业内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技术支持、网络解决方案、多媒体、娱乐内容以及系统集成业务等几大块是外资进入的兴趣点。

  但是在目前条件下,由于国内电信增值业务市场除了短信以外,还没有其他可见的兴奋点。同时,市场对技术支持、网络解决方案、多媒体、娱乐内容以及系统集成业务等还没有形成大量的需求。因而很难出现国外运营商在短期内的大规模进入。

  第四,外商进入我国电信业务市场持比较慎重态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本土企业已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以与国内运营商组成合资公司或持股国内运营商股份的形式,将是外资进入增值电信服务市场的主要方式。

  一位电信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外资比较实用的进入途径:一是与国内运营商组成合资公司的形式,借以进入我国通信市场;二是如沃达丰持股中国移动般的战略投资方式,以投资为导向,而非业务经营。他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投资风险很小,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合作伙伴顺利进入和熟悉业务市场,以获取下一步的进退依据。

  对于外资的进入,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外资进入中国电信领域将是一个逐渐渗透、逐级深化的过程,通过市场培育来获取战略收益。由于吸取了互联网及许多高科技泡沫破裂的教训,投资者求稳防风险意识加强,逐步渗透、逐步深化将尤其表现在业务市场进入方面。从进入方式来看,主要会通过间接切入与直接切入进入中国市场。所谓间接切入就是外企在金融市场上通过股市、证券、租赁市场进入中国通信业,这种投资方式以获取资本性收益为目的,但不介入管理决策层,如沃达丰持股中国移动。直接切入则意味着投资人介入管理决策,对运营商的市场运作产生普遍影响,包括建网思路、采购决策、投资规模和赢利模式等,如SK电讯与中国联通成立合资公司联通时科,AT&T与中国电信共同出资成立上海信天通信有限公司。

  总之,中国电信市场的广阔早已让外资 “垂涎不已”,但从以上的种种迹象来看,在2004年外资不会大规模涌入,即使是已经进入我国电信市场的国外电信运营商也不会轻举妄动,更多的是试探与观望。

中国信息产业网(www.cnii.com.cn)


相关链接:
TOM获跨地区增值电信服务资质 为门户网站首家 2004-02-09
企业市场增值电信服务与应用研讨会3月召开 2004-02-09
五家香港企业提出申请发展国内增值电信业务 2004-02-04
亚库连签西南三单,确立"西南模式" 2004-02-03
润迅获准以外商身份向内地提供增值电信服务 2004-02-02

分类信息:  增值电信_与_电信  增值电信_与_电信     热点专题_增值电信_新闻   热点专题_增值电信_文摘   行业_电信_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