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呼叫中心不要瘸腿

彭芳 2001/11/14

  关于呼叫中心,国内反应最多的就是:运作不好,没有很好地利用中心平台,来开展各种应用。其实,技术是呼叫中心运转的基础,应用是运作呼叫中心的经验和技巧。缺少哪个方面,都不是一个成功的呼叫中心系统。

  10月24日,由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呼叫中心论坛在上海举行。短短两天的时间里,设备提供商、系统方案解决商、中间件提供商、外包运营商等各个层次的厂商与用户进行了充分的交流。Cisco、华为、Genesys、电讯盈科、通广-北电、合力金桥等公司介绍了各自的理念和方案,同时来自用户,特别是金融业的代表如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平安保险介绍了运作呼叫中心的体会和经验。从用户使用呼叫中心的体验中可以看出,用户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也不仅是应用,还需要多方面的咨询和指导。只有把这些环节良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成就一个成功的呼叫中心。   

  技术是第一条腿

  呼叫中心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和成规模应用也只是近两三年的事情,最早规模应用的是电信部门。也因为时间短,呼叫中心在国内较成规模的应用还局限在有限的行业,如电信、银行、保险、证券、金融、电力等行业。这点从与会的用户代表可以看出来,来自国内各大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代表居多,而且经常会针对实际运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而其他一些行业以及中小企业的市场虽然有应用,但还没有完全启动。也因为此,由于对客户需求、服务的重视,这些行业投入不少资金建设系统,采用的基本都是基于交换机的大规模系统。

  尽管如此,随着网上交流、交易的增多,以及随着对于数据集中的需求,用户们对先进的技术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例如上海交通银行电脑处处长在介绍交行呼叫中心系统时,就谈到网上银行、网上转账等业务的发展,需要呼叫中心能处理来自网上的各种媒体信息,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甚至同步等。而且,银行系统要真正作好客户服务和客户管理,并依据相关资料和数据,集成和分析银行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以供决策使用,从而达到增加效益、创新业务、提高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客户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目的,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集中数据集中处理。实际上,国内银行纷纷开始采用数据大集中模式,实现业务数据在更高层次的集中。这些应用的实施,都要以相关的技术为支撑平台,否则就成了空中楼阁。

  Genesys对媒体统一排队

  用户呼叫中心需要处理媒体类型的增多,从以前简单的电话到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文本交谈、IP电话乃至以后可能出现的视频等方式,系统需要对各种媒体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理。针对这种情况,中间件提供商Genesys在软件平台中提供了媒体统一排队的功能。这样,通过把各种媒体放在平等的位置,并通过各自对应的T-Server进行处理,系统就可以方便地把不同媒体放在同一个队列中,进行统一排队,而不会在新媒体方式出现时,就要为之增加单独的队列。

  Cisco用IP实现虚拟多点式中心

  Cisco将在IP的优势延伸到呼叫中心中来。IP技术的发展、价格低廉IP网络的出现,造就了Cisco基于IP平台的客户服务中心智能化、网络化的竞争优势:无处不在的网络可以实现同城、异地之间的信息快速传输和共享,实现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数据的集中处理,可以实现单一平台上的数据、语音、视频等多媒体的响应,可以实现快速的应用实施和统一的管理,系统维护简单,成本低廉。而对于以客户为核心的企业来说,Cisco认为多点虚拟客户服务中心是对客户关怀的重要工具。  

  Cisco中国副总裁刘维明先生认为多点式呼叫中心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在美国,多点式中心呈现迅猛增长的势头。根据统计,在1999年,有14790个多点中心;根据预测,2003年将有21360个, 年增长率10%。而对于虚拟多点式中心,在美国1999年有919个,2003年预计有3933个,年增长率41%。

  毫无疑问,随着全球性竞争和市场的开放,企业的市场分布范围更为广泛,用户分布也更为分散,需要有效的新技术,如冗余备份、基于特性和技能的分配等来实现集中管理数据、支持地方性需求、统一接入、不同等级的客户服务、降低成本等。基于此,Cisco基于IP网络构架的智能化客户服务系统可以实现数据、语音、视频间的统一传输和有效交流,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部署虚拟的多点呼叫中心,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应用是第二条腿

  技术固然重要,应用、管理也不能忽视。国内呼叫中心在这些年的发展中,一些大型的呼叫中心已经开始运作,如95555、95511、95588、1860/1861、1000、1001等逐渐为广大客户所熟悉,成为企业的一种品牌。根据CTI Forum的市场调查,2000年中国的呼叫中心产业规模近1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同期的2%。但从呼叫中心在国内的应用水平、深度、广度来看,呼叫中心在中国还处于应用启动期。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却运作不好、应用不好,让呼叫中心成为"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的用户大有人在。

  针对这种状况,华为和其他积极推进技术的公司战略有所不同,他面对企业和用户时没有采用新技术的渗透。华为呼叫中心产品部总经理张学兵认为,在企业应用水平还相对较低,还没有真正把呼叫中心运作起来时,就谈多媒体呼叫中心、视频中心、IP中心没有太大价值。很明显的一点,对于运作良好的呼叫中心,80%的客户应该在20秒内得到服务,而国内的情况往往是80%的客户在1分钟内才得到服务。这并不是技术方面的原因,更多是运作等其他因素造成的。

  目前,呼叫中心在国内的应用还不主要是企业竞争的驱动,部分是用户的迫切要求,主要解决"Contact"问题,所以其应用主要出现的问题包括:定位不清、技术偏高、忽视管理等。

  张学兵认为,Call center的门槛不高,厂家有近千家,提出许多不同的概念、技术、产品等,如多媒体CC(Call center)、虚拟CC、IP CC、Internet CC、视频CC、CRM等。用户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太多的新概念和新技术。客户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案,而不会被太多的概念所引导。

  咨询在中间连接

  有了技术,要很好应用,才能真正用好呼叫中心。针对用好呼叫中心的需求,不少的咨询机构出现,为企业提供运作方面的建议,包括从选址、规划到运营方案,从销售方案到培训、评估等。张学兵也谈到,呼叫中心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产业,其岗位还没有形成社会认同的一种职业。每个企业都在培训沟通技巧、聆听技巧、提问技巧等,成本较高,应没有第三方评估机构牵头,建立标准和规范,提供评估报告,指导用户应用。

  目前国内有不少企业在从事呼叫中心的顾问服务工作,其中有专门的咨询公司,也有系统提供商,专业的呼叫中心运营商由于在长期运营中积累了经验,也积极进入顾问服务领域。电讯盈科作为亚洲成功的客户服务管理及运营公司之一,在亚洲管理着3000多个人工座席。其中,2000多个座席作为1000号热线代表为自己的电信用户服务,每月处理1000万次来电,还有近1000多个人工座席以外包形式为其他企业服务。而且,在今年3、4月份和北京电信合作进入呼叫中心市场运营以来,就已服务于本地及全球性公司。除提供灵活的外包服务外,电讯盈科在顾问服务方面也提出了不少见解。

  不少企业头疼的问题在于呼叫中心投入建设后,仍需要不断投入,却感觉不到多大收益。对于此,电讯盈科结合自己12年多来运作的经验,为用户建立销售方案,如融合地域性销售及世界级客户服务文化、设计销售渠道等,来帮助企业利用中心,整合与客户联系的渠道,为企业提供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增值服务,保持最高客户满意度,把握从每个客户联系渠道产生的商机,有效发展各种主动营销活动,增加销售,达到收益。

  在具备一定水平的技术,并通过咨询等手段获取运作的方式、赢利的渠道、增值的应用后,企业就能充分发挥客服的作用了。

CTI论坛编辑